粤拼

简介

粤拼全稱「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」,亦稱LSHK粵拼。是香港語言學學會於1993年定案的粵語拼音方案。其特點是完全使用ASCII字符,用數字表示聲調,設計科學合理。是目前最通用的粵語拼音方案。

聲母

粵拼中共有19個聲母(不含零聲母),無清濁對立,無腭化音。其中零聲母爲喉塞音,無符號,在輸入法中以 ' 代替

音變規則

  • z 和 c 均有一個齦腭音自由變體(精照合流),即 z 可讀作 [t͡ʃ],c 可讀作 [t͡ʃʰ]

脣音脣齒音齒齦音齦腭音硬腭音軟腭音喉音
塞音b [p]
p [pʰ]
d [t]
t [tʰ]
g [k]
k [kʰ]
gw [kʷ]
kw [kʷʰ]
' [ʔ]
塞擦音z [t͡s]
c [t͡sʰ]
鼻音m [m]n [n]ng [ŋ]
擦音f [f]s [s]h [h]
近音w [w]j [j]
邊近音l [l]

鼻音單獨成韻

m [m]ng [ŋ]

韻母

介音

粵拼無介音

韻腹

i [iː]
i後接 -ng,-k [ɪ̞]
yu [y]
u [uː]
u後接 -ng,-k [ʊ̞]
e後接 -i [e]eo [ɵ]o後接 -u [o]
e [ɛː]
oe [œː]
a [ɐ]o [ɔː]
aa [aː]

粵拼共有13個韻腹,其中7個可以自由出現在開音節。具體與韻尾的搭配請見下方韻母表。

音變規則

  • i, u, e, o 均爲一個符號對應兩個韻腹,具體所代表的韻腹取決於所搭配的韻尾。即韻腹 e, o, i, u 在拼寫成 ei, ou, ing, ik, ung, uk 時,讀音與和其他韻尾搭配時稍有不同,詳見表中IPA。

韻尾

塞音p [p̚]t [t̚]k [k̚]
鼻音m [m]n [n]ng [ŋ]
元音i [i] 西u [u]
粵拼共有8個韻尾,其中三個塞音韻尾(入聲韻)均爲不除阻。
音變規則

  • 韻尾 -i 拼寫成 eoi 和 ui 時,會受 eo 和 u 韻腹影響產生圓唇化,即發音更接近於 [y]

韻母表

韻腹單元音複元音鼻音韻尾塞音韻尾(入聲韻)
--i-u-m-n-ng-p-t-k
i[iː]i 思iu 消im 閃in 先ip 攝it 泄
[ɪ̞]ing 升ik 識
yu[yː]yu 書yun 孫yut 雪
u[uː]u 夫ui 灰un 歡ut 闊
[ʊ̞]umung 風upuk 福
e [e]ei 四
[ɛː]e 些eu 掉em 舐eng 鄭epet 坺ek 石
eo[ɵ]eoi 需eon 詢eot 摔
oe[œː]oe 鋸oeng 疆oet 𠰲oek 腳
o[o]ou 好
[ɔː]o 可oi 開on 看ong 康ot 喝ok 學
a[ɐ]a ai 擠au 周am 斟an 珍ang 增ap 汁at 侄ak 則
aa[aː]aa 渣aai 齋aau 嘲aam 站aan 讚aang 掙aap 集aat 扎aak 責
um, up, ep 爲邊緣韻母,僅存在於擬聲詞或外來借詞中,一般情況下可忽略。
a 和 oet 爲新增韻母,詳見粵拼增韻建議

聲調

1 [˥]2 [˧˥]3 [˧]1 [˥]
3 [˧]
4 [˨˩]5 [˩˧]6 [˨]6 [˨]
粵拼共有6個聲調,中古音有整齊的對應關繫。其中陰入分爲上陰入和下陰入,調值和陰平和陰去相同。陽入調值和陽去相同。
音變規則

  • 廣州音中陰平調已分化成[˥˥][˥˧]兩調,粵拼中不作區分。

參考

https://www.lshk.org/jyutping
Zee, Eric. 1991. "Chinese (Hong Kong Cantonese)."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1.1: 46-48.

© 2019 by @laubonghaudoi

Powered by: Gatsby, React, Semantic UI